湖南法治報訊(付鼎臣?)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,‘創新’和‘發展’是高頻詞,相關話題也受到了人大代表的極大關注。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創新,我們必須以‘四敢’精神為引領,保持敢想敢干、敢破敢立、敢打敢拼、敢闖敢試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,激發活力,不斷超越。”
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后不久,全國人大代表,湘潭宏大真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宏大真空”)總經理、高級工程師黃樂回到企業后,第一時間開展了兩會精神“微宣講”,主題就是“創新”與“發展”。“我們宏大真空本來就是一家敢闖、敢干的企業,這是我們的優良傳統,不能丟。”黃樂說。
很多年前,真空鍍膜還是一個冷門的高科技行業,國內從事這一領域的企業屈指可數,但黃樂的父親黃國興敢為人先,瞄準市場后果斷出擊,于2003年創辦了宏大真空。
2009年,大學畢業后的黃樂加入宏大真空。鉗工、車工、銷售……從“象牙塔”走出的他,在各個一線崗位磨礪,在實踐中增長經驗和才干。10年后,他出任公司總經理,成為一名“創二代”。“父輩艱辛‘創業’,我們這一代則要在‘守業’的基礎上努力‘創新’,讓企業擁有核心競爭力,持續煥發生機與活力。”黃樂這樣詮釋“創二代”的責任。
然而,過去很長一段時間,國際高精度光學鍍膜機市場主要被德國、日本企業占據。國內企業沒有原創技術,只能做代加工。宏大真空則“邊加工邊摸索”,力求在技術上有所突破。
國外一家真空鍍膜設備廠商曾主動聯系宏大真空,尋求合作。“我們很欣賞你們企業,如果雙方開展合作,你們每年可以拿到3億至5億元的訂單。”聽著這個消息,公司高管都十分興奮。要知道,當時公司的產值才1億元。
但他們剛緩過神來,對方便開出了條件——“但你們要停止技術研發,我們把圖紙發來,你們照著做就可以了。”果然,“餡餅”不是憑空掉下的,他們要求宏大真空以放棄技術來換取市場份額。
“說實在的,這么大的訂單確實誘人,但我們不能被短期利益誘惑。以放棄自主研發作為條件,絕不能接受。”黃樂深深感受到,被人“掐脖子”的滋味不好受,只有將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,才是硬道理。
宏大真空更加注重技術研發和科技創新,依托人才優勢及“國家企業技術中心”等國家及省級研發平臺,研發出多項重大新產品,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,實現了國產替代。近兩年申請專利近百余項,其中包括PCT國際專利5項。公司在高端PVD鍍膜裝備市場具有絕對領先優勢,成為國內納米膜層材料技術研發及高端真空鍍膜裝備的領軍企業,連續15年被認定為“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”,被評為“國家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”。
“過去由于技術受制于人,別人才敢向我們開出苛刻條件;如今我們逐步實現自主創新,我們也敢跟他們掰掰手腕。”黃樂自信地說。
成績來之不易,未來任重道遠。黃樂認真總結經驗,科學謀劃布局。特別是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后,他跳出企業,從真空鍍膜行業發展的角度,站在企業自主創新發展的高度,開展了深入的調查研究,并于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期間,提出了7條高質量的代表建議。
在《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建議》中,他提出,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,應重點從企業創新主體和科研院所創新主體之間的關系和互動入手,在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、院所科研成果評價體系改革、構建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體系等3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。在《關于加強對國產真空裝備的支持 為國內泛半導體領域提供裝備保障的建議》中,他提出,政府應加大國產裝備、國產技術的研發支持力度,持續細化相關支持政策、制定激勵措施,既要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,又要解決國產化技術和產品不愿用、不敢用的問題。
黃樂表示:他將更好履行民營企業家的社會責任,堅決扛起人大代表的使命擔當,以“四敢”精神推動創新發展,以“創造更多高端真空鍍膜裝備技術,打造世界級真空鍍膜裝備中國品牌”為奮斗目標,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湘潭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責編:劉璐
來源:湖南法治報